安徽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成立于2005年11月,是由省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大型政府性担保机构。截至2023年3月,集团下设29个部门(含分公司)、6个一级子公司,本部在册员工199人,分公司员工6人,一级子公司员工127人,中层管理人员(包括专职董事)89人,注册资本186.86亿元,资产总额343.55亿元,净资产251.67亿元。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,集团坚持政策性定位、践行普惠金融、服务实体经济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,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,聚焦主责主业,创新探索能够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担保模式,形成直保、再担保、科技担保、普惠担:妥什芾淼纫滴癜蹇。截至2023年6月末,集团在保余额2624.91亿元,增长38.23%,前两季度新增担保业务1228.39亿元,增长47.19%,双双跃上新台阶,位居全国前列。
截至2023年6月末,累计为50.7万户企业提供担保再担保1.57万亿元,其中直接担保4257.03亿元、再担保1.14万亿元,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发展,成为政府资金的“放大器”、县域经济的“助推器”、金融风险的“减压器”、创新发展的“孵化器”和金融活水的“导流器”,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。集团主体信用评级连续七年获得行业最高等级AAA,14次获全省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“优秀”等次,荣获全省现代服务业企业30强,是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首批合作单位,国家首批“中央与地方财政担保风险分担补偿”试点单位,荣获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、安徽省文明单位,成为全国行业标杆和领军企业。
实践中,集团禀承安徽创新基因,运用平台理念,发挥经济金融叠加优势,创新担保模式,成为经济发展利器。
一是打造支小支农服务平台,成为财政资金的“放大器”。我省按照“扶小微、广覆盖、低费率、控风险、可持续”的原则,将服务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的担保业务明确为准公共产品,由政府性担保机构承担,践行普惠金融。在服务对象上,支持担保贷款额度2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,确保金融活水精准流向小微群体。截至2023年6月末,累计开展政银担业务6949.36亿元,支小支农占比99%以上。在融资成本上,政银担业务担保费率不高于1.0%,并免收再担保费,目前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.71%,平均贷款利率降至4.55%,持续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。
二是打造支持地方发展平台,成为县域经济的“助推器”。在全国率先构建了省、市、县三级全覆盖的政府性担保体系,必发娱乐通过股权纽带、风险分担、业务指引、信息技术平台共享强化体系建设。截至2023年6月末,与集团建立股权和再担:献鞯牡1;140家、净资产630亿元、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1581.71亿元,发挥了逆周期调节作用,引导金融资源流入实体经济,成为县域经济的“助推器”。发挥AAA主体信用评级优势,为市县融资主体发行债券直接融资提供担保服务,支持区域重大项目建设,促进产业升级,服务地方发展,截至2023年6月末,城投担保业务在保余额729.88亿元,同比增长21.28%,其中:乡村振兴类业务151.82亿元、科技创新类业务34亿元、新型城镇化类业务580.13亿元。
三是打造风险防控平台,成为金融风险的“减压器”。2014年,在全国率先创新“4321”新型政银:献骰,政府、银行、担保三方权责对等、风险分担共管,有效管控了担保业务风险,提高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获得率。在实践中,正在优化完善“4321”业务风险分担机制,推动实现国家担保基金、省级再担保机构、市级担保机构、县级担保机构和银行各自承担20%责任的“520”风险分担模式。与国家担保基金业务合作额度居全国前列,获得国家担保降费奖补资金居全国第一,成为信贷风险的“减压器”。
四是打造科技驱动平台,成为创新发展的“孵化器”。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,设立安徽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,牵头构建全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。目前全省已有市县级科技担保公司10家、122家政府性担保机构设立“科技业务部”,全省科技担保体系成员135家。省科技担保公司坚持“无抵押、低成本、高效率、全链条”理念,按照风险分担、风险共管和名单制原则,创新“科技贷”“科联通”“科转贷”“批量贷”(三科一批)系列产品,形成产品谱系。自2017年8月单独统计以来,至2023年6月末,体系累计开展科技融资担保业务1004.31亿元、13105户(次)。科技担保有力促进全省新兴产业发展,有效服务全省创新驱动战略,成为创新发展的“孵化器”。
五是打造普惠合作平台,成为金融活水的“导流器”。集团成立安徽省普惠融资担保公司,专业专注开展政策性普惠担保业务,解决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资金“血脉不畅”问题。秉持普惠金融发展理念,服务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,聚焦小微市场主体,以“惠企”“惠民”“惠农”三大产品谱系为基。菇ㄈ轿、多层次、综合性、普惠性金融服务新模式,实行精准滴灌,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向小微企业。截至2023年6月末,银担批量业务在保余额33.04亿元,皖农云担通业务在保余额36.97亿元,红色信e贷在保余额0.26亿元,有效畅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